目前分類:鑑賞帖 (6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0348702_766867073346430_5218378219367619482_o  

 

天地有情,心細如律。

泉湧、月滿;華枝、春露;鳥語、花香。

一股生發之氣,從山與水的和風裡,帶來最初的悸動。

等待人間,知音相契。

 

一同來感受具張力又細膩的情感故事......

 

2014 . 5 / 28 ~ 8 / 3 胡同飲集聚場

台中市精誠九街16巷3號 04 - 2319 8378

時間 : 08:30 ~ 22:00 ( 週二店休 )

whotoget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644477_658535470846258_855060157_n  

 

喜竹; 愛竹; 書竹; 雕竹 ....


從 選材; 備材 到一刀一琢, 
她在不同特性的竹材上游刃
再一層層悉心的塗上生漆 ... 

我總是看到 秀員老師一絲不苟的態度
以及作品呈現的精湛工藝 ...
.....................................................

秀員老師 生活竹 展覽 : 10/30 ~ 12/02 2013
歡迎你來賞玩竹的器用之美 ..

whotoget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正隆-w9

 

藝術的最高境界應是天人合一。

藝術最終是探求宇宙與人生的本質,

而這些元素,其實就存在於我們身邊,

但人們往往因為自身的習氣太重,

看不到自然的美,於是憂慮、苦悶、

生活秩序大亂。

陳正隆老師的畫,却如一股清流,仔細欣賞,

你會發現那如湧泉般,不斷的流進你的視野,

帶來的是一片祥和喜悅。

 

創作自述:

作品裡,察覺許多西方抽象的觀念融入其中,但散發出來

的卻是濃濃的東方情愫,展現大氣磅礡、聚散、乾、濕濃、

淡、色撞墨、墨溶色、抽象如狂草般線條,或各種不同的

墨點、色塊,如星星般在天空閃爍。

 

展覽日期:

2013.07.10 ~ 2013.08.12

 

whotoget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1272-11    

 展覽主題:走吧,去西藏

 2012年,號稱是芥末日來臨的那年,總覺得要做些什麼瘋狂的事。

 幾乎是沒做什麼功課的情況下,在背包客棧揪團去西藏。

 當時,一度因為某些狀況而停發入藏紙,也許是上蒼聽到乞求吧,

 西藏就成行了。而我也帶了一些照片與你分享。今年五月相約在胡同。

 

 IMG_2090  

 

 展覽日期:2013.05.11~2013.06.10

 展覽座談:2013.05.25(六) 19:30 預約報名,採低消入場

 

whotoget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2拷貝    

 一個愛說故事,故事好像永遠說不完的小女孩。有時狗兒是她的聽眾,

 別人都聽不到牠的故事………,只有爸爸媽媽是它故事的唯一聽眾。

 不對!不對!還有最忠實的兔子機呢!

 沒關係!剪紙和畫畫是她將故事孵出的想像蛋,感覺可口又有趣味!

 喜歡自言自語講故事,騎腳踏車時也在講;在整理自己的天地時,

    也喃喃自語的講故事;吃飯時還繼續講故事………

    有時會發出幾個人的聲音演起戲來。

     截圖1 

   "蝸牛眼睛對眼睛''  "蛞蝓與田螺親親''  ''螳螂手牽手"

   "小鳥在樹上親親,有兩隻小鳥客人來看他們''

 ''頭頂小鳥,唱歌的女孩''  "騎腳踏車說故事的女孩" 

    "從前有一個壞巫婆把站在橋上的男生鼻子黏在一起,因為

     她們的呼吸太大聲了"

    "美人魚將要上天堂了,海底生物的章魚、海馬、鯊魚、

   鯨魚、海豹、海豚、鱷魚都哭了''

 

騎腳踏車    

 

  周芙

  周芙今年八歲生性古怪精靈愛生氣又很拗的小女孩有點靦腆害羞

  像隻貓咪常常躲藏每天喜歡聽媽媽講西遊記特別喜歡書裡頑皮的孫悟空

  也喜歡聽鄰居阿公講古目前在家自學喜歡看歌仔戲平劇、兒童戲劇等;

  常幫媽媽做事。

 

 

  媽媽的話

    這些剪紙要追溯到三四歲時,她開始用大剪刀剪短自己的頭髮

    進而剪出自的衣服及布娃娃的衣服兩年多前女兒似乎每天

    瘋狂的用紙剪出許多奇奇怪怪動物一天幾十張的紙甚至廢寢

    忘食的剪了45個小時簡直像個藝術家, 靈感一來無法停止

    的創作,媽媽在一旁安靜的欣賞讓她一氣呵成完成驚人的作品

    這些剪紙是她自己長出來的從來沒人教她剪刀就像她的畫筆

    一樣快速的剪出許多動物人物、植物、還有神的造型,在動

    刀剪紙之前也從來沒有打過草稿。在我的直覺裡,似乎孩子才有如此 

    的靈性及拙趣,這些更像來自宇宙源源不斷的創造力。

 

   

 

   展覽日期:  102 4 10  ~ 5  6

  座談日期:  102 4 27 日  ()  19:30 預約報名,低消入場

 

  

 

 

 

 

whotoget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  

 

在創作時,我並不刻意設定主題,比較喜歡跟著感覺走。

捏貓,是為了紀念一隻曾經在樸活居一同生活近三年的家貓-暴龍,

一隻個性十足的貓。

貓是很靜態的動物,有一點孤獨、慵懶、自我神秘,就像我的個性。

他動作敏捷、輕巧卻不失優雅,不論何時何地牠總是神情自若,一脈

優閒。是相當有靈性的動物。

 

展覽日期:2013/3/6(三)~4/8(一)

座談日期:2013/3/17(日) 19:00~21:00  採預約報名,低消入場

 

 

 

 

whotoget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8  

 

Furkid─毛小孩,即便長大了,我們心中永遠住著一個小孩,

那 "小孩'' 的形象可能來自於自我的想像、自我的情感轉移或投射與寄托,

那 "小孩'' 的樣貌可能是小時後的模樣或是一個你與之命名的物件。

 

毛小孩是寵物也不是寵物,毛小孩是小孩也不是小孩

毛小孩被自己也被別人饌養著、牧養著、放養著

我們都是毛小孩,一種新小孩

我們沒有一定的樣子。

 

     01   012  02  03  

 

 

李亭怡

『一大早的腦子還在昏,嘰嘰喳喳的口查口查鳥便沒合過嘴巴!

 什麼都講什麼都唱,不管是不是說著同樣的事唱著同樣的曲!


 躲在木棉樹上開著一團一團的木棉花絮裡,他說那是他的蠶絲被!

 會看到到牠小小的身軀被輕輕白白棉絮包著,但它漂亮的尾巴懸掛在外頭!

 風一來,牠和棉絮就會揚晃著,加上牠嘰嘰喳喳,活像個風鈴掛在木棉樹上!


 木棉的種子會落在口查口查的翅膀裡,飛走、落地,隔年新的木棉樹又會發芽了!

 噓!好安靜!原來口查口查在午覺呢!躲在牠的蠶絲被裡~~

 

 

 不太會說話,不太愛說話,沒關係!! 這樣告訴自己

 不太會說話,不太愛說話,沒關係!! 總有其它表達的故事

 123.jpg

 每天和一群各式各樣的孩子相處,

 每天和他們一同激盪著藝術課裡帶來的火花。

 每個當下都像在經歷一場狂歡派對,

今天,你可以成為你想成為的!

 輕輕的一個邀請,我們便投入任何的角色裡、不同的場景裡。

 邀請你內心的那位小孩來場野獸國般的派對吧!

 

 

毛小孩-我們沒有一定的樣子

李亭怡纖維創作個展

 

展覽日期: 2013 / 01 / 16 ~ 2013 / 03 / 04

whotoget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愛的你們:

      每人一張柔柔軟軟的紙,

      用毛筆溫柔而堅定地寫下2013年的中心德目。

      寫下你希望你的2013年是"怎麼樣"的一年,

      有一個限制:只能用1~5個字,

      要寫的時候,心裡可能會有很多聲音跑來跑去,

      有很多想法在腦中飛來飛去,

      靜下來,閉上眼睛,去找到最後停下來最清楚的那個字。

      記得要相信自己,跟自己說:

      "只要我真的這麼相信,我就能擁有這樣的一年。"

      然後,我們會和你一起相信。

        IMG_9889 IMG_9852

      寫完之後,會貼在胡同的牆上,讓大家畫畫為彼此祝福      

      到了2013年會把你的中心德目加上我們的祝福紙條和心意小禮物寄回給你。

      一起來吧!帶著發光的眼神,

      想像我們的2013,然後為彼此祝福希望。

 

 

-------------------------------------------------------------------胡同飲集聚場

 blog1  

 

                                              

 

whotoget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og  

展覽期間:11/ 07 – 12/ 03 

展覽活動:12/ 01 () 14:30 實境走秀 Runway

 

展覽內容:

13個微裝置

13種觸動

13條項飾

13的重量

在胡同中的胡同

奏起第二樂章

IMG_8953      

 

喜歡在展覽時以互動作為把玩的焦點, 

今年以愛麗絲夢遊仙境為發想點

延續2011個展概念運用胡同空間,

放設13個微裝置,每個裝置連結不同感官觸動,

而每個觸動直接或間接勾勒13條隱藏的項飾。

 

在展覽期間,藉由使用Wonderpass,

在胡同每個角落搜尋各式各樣線索,

並引動腦波,天馬行空去想像,

每條項鍊所攜有的元素、材質、 結構、 甚至幕後概念... ...,

 最終所有答案將於12/1一場走秀揭曉。

至於每條項鍊背後創作理念,則為另一篇故事,

最後會在12/1 走秀後的分享會分享。

 

Have fun in my wonderland! 

 

 by 幸玲

 

 

展覽延伸分享:

利用生活中素材、雜誌、 照片、 壓花、 碎布......等綜合煤材, 

以裁剪、 堆疊、 拼貼......等方式, 完成屬於自己的胸章。

課程時間: 12 / 1 ( ) 16 : 00

課程地點:胡同飲集聚場二樓

課程人數:10人(預約報名,額滿為止。)

課程費用:350  ( 可完成個徽章)  


IMG_9140      



 



whotoget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顧玉玲 玉 手作 生活  

羊毛氈、刺繡、繪畫、手勾織、小盆栽......,

畫裡的顏色柔和而溫暖,就像她的人。

緩緩地、細細地牽引著我們的眼睛和心,

進入畫裡的世界。

畫裡的世界很真實卻又像夢境,

虛實交錯著的是她心裡的天馬行空,

看著看著就進去了。

色塊和色塊之間的深入淺出、羊毛氈和布的揉合運作,

和胡同湖水藍的牆面有一種微妙的契合。

 

10/3~10/29 玉玲的手作生活在胡同

264390_475666595799814_118970562_n  

 

 

whotoget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紙屑的搔癢繪畫秀<II>   劉秋兒   9/5~10/1   胡同飲集聚場

搔癢,是感覺在塗抹,沒有思維。紙屑,是尺寸的問題,無關神聖。

紙屑的搔癢  



撕磨塗寫與光

< 社會現實又幾何 > 
「幾何」是依人以為計算社會現實的一種圖騰,而社會現實來自於人的想像。

米羅(Joan Miro,1893-1983)1936說:「我畫在畫布上的記號完全是現實的東西,等於我內心的具體表現,本質上乃屬於現實的世界。」

凱斯哈林(Keith Haring,1958-1990)則視塗鴉為一種表演,並促觀眾間相互對談,形成連結關係。事實,某些街頭塗鴉可視為對極限主義(或現實社會體制)的反動。

繪畫秀(Painting show,1991)用現實經驗來反動社會現實。那些畫裡充滿幾何符號的塗寫。L這次2012年的展覽(繪畫秀II),將搜括從1977年開始,到今年2012為止,總計縱容了L的三十五年歲月,一千二百五十七片紙屑(是廢紙也是文件),這些原本可能「要」或「不要」的塗塗抹抹,留下的痕跡全都依附在紙片上。裡面有很多個人生活狀態的記述和符碼,因為興趣關係,可能更多的描繪,是一張張(顆顆)的天體(星球、島嶼、山岩、晶體、微塵、細胞、蛋白質、原子...)吧!

那個天體(晶體、微塵、細胞...)有一種結構在,最後能夠呈現(看見)它的形狀,也只能透過數學或是想像;就像光譜,可見光只是它的一小段,其他更多的光即使充滿整個天空(宇宙),我們也只能透過各種科學儀器得知(意會加想像)。從原子排列到星系的形狀,它們都各有一個結構在,這極小到極大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有嗎)?用什麼力量在維持它們的關係?有很多科學家正在探索中,人類到今天的答案還是~不知道。

藝術家的專長應該是天馬行空(想像),所以,不用因為那樣所以這樣的那麼計算。所以,L有一個驚人的發現(想像),我們可以稱它為「不對等幾何有周期性無次序永不重複即興結構想像」,這一長串很饒舌,所以給它簡稱為「不對結構」;凡計算得出的結構(對的結構),都可以不必在這個想像裡面。這有一種意味(描繪),即社會現狀或真實或體系的內外對應;是一個社會內與外的結構描繪。不對等,意指每邊不等長或每角不等度的時機(時間機率)永遠大於對等,即使每邊(每角)相等,亦只其中偶然。

「不對結構」的每邊每角,都擁有各自不一的刻度,猶如社會規範亦會出現各種刻度,以彰顯權力者各種掌握程度,譬如它們善用「合法」來解釋一個事物可不可以存在,而受權者會使用「道德」來指責或頌揚存在價值的高低;在「不對結構」的圖形描繪裡,L則使用「平衡」來表示和諧程度。過去大量工業生產材料的技術,囿於生產機器垂直水平(經緯)的產製功能,形成極簡幾何世界。它,到底框限了什麼?肯定框限了生活形態,框限了活動範圍,框限了其他發展,加上大量繁衍便製造了大量廢材(物);這形成社會中非常歧異(困境)的現象。當它開發出計量「不平衡」的方法,使原來的廢材可能重新被要(用),使建築的形狀變成不再只是垂直水平或對稱的發展;也使社會有機會重新評估「不道德」的標準。比較弔詭的是,過去現代主義建築,竟然建構了對等的情境,也讓我們以為(追求)普遍社會裡,應可以人人平等(對等、等價、等於...)!顯然,如今期待這種社會狀態的出現,如同等待那個偶然(果陀)。

< 一如物質又如心 > 
「心」並非靈魂,物質在人心裡,其實一直是一種精神狀態。

在十九世紀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發生,就是人類透過顯微鏡發現了細胞,旋即各式「細胞學」的大量提出,論證了整個生物界的最基本結構(裝置),以及物種演化上的統一性(共同起源)。影響至今,便是生化科學的熱潮持續加溫。一個細胞近百分之七十為液態水(H2 O)所組成,其為細胞要將物質(分子)轉化為動力(能量)的重要「溶劑」。不管分裂、聚縮、包封、運輸、成長、凋亡,各種細胞能量轉化活動,幾乎都和它參與有關...「H2 O」可說是生命體兩個主要範疇(物質與精神)的重要介子。

2011年有一位科學家,因為發現了一種結晶體和非晶體(長期以來科學界認為物質結構只這兩種;晶體是原子排列有周期性、次序的物質,如鐵、銅等,非晶體則是原子排列無周期性與次序的物質,如玻璃。)之外的物質,叫做「準晶體(原子排列有周期性、但無次序的類晶體)」,而獲頒諾貝爾化學獎(謝契曼Daniel Shechtman,1941-)。它是在原子層次複製晶體,有如阿拉伯世界的鑲嵌工藝品一般,原子排列方式絕不重複。(先前科學家認為晶體的原子結構必然自我重複)。目前,準晶體的相關研究成果已被應用到材料學、生物學等多重領域(跨領域)...也許這「準晶體」的序列(數學)指出了那個天體(晶體、微塵、細胞...)的另一種結構!?

1960年代,以美國為中心的藝術有兩團,一團是抽象表現主義,影響(包括支持及反對的)所及,有基本結構(極限藝術)、硬邊、後極限(非形態)、日本物派、材料、地景、裝置;可怕的藝術家有帕洛克、凱利、史密遜。另一團是普普藝術,影響所及有新達達、觀念、貧窮藝術、行為、照片、聲音、錄像、語文等等非物質性之流;可怕的藝術家有杜象、波依斯、約翰凱吉。物質的迷惑已經把藝術家搞成這般,不是擁物就是棄物。無論宣稱觀念、非形態或非物質...他們就把各種日用品和身邊系統轉化為「作品」,其重點得要日用品和系統的原本機能不再,使花非花、山不再是山。物質是否可能因為藝術介入(破壞)而真的釋出了精神?就如木材燒了產生熱能一般?

悟:「人,透過自我物件整理,才得以明白事理、照見自己。」

說:「所有載體尺寸都源自人體考量,譬如建築、道路、車輛、衣服、箱子等等。講城市建構(社會價值)的時候,也應以人體作為最原初的那個點(是起點也是終點),來判斷世間物質存在的價值。」傳遞或運送必有載體,這載體都有體積和重量的規格要求,目的是方便運輸和計量。血球、瓶子、紙箱、貨櫃等等,就是最常見的載體。

一個有趣現象是,當物質(內容)匱乏,載體(形式)將隨之萎縮或減少。當匱乏也無限自我重複時,剩下來的,僅是一個「不對結構的記憶裝置」,像基因碼那般,僅存有周期無序不重複即興想像的極簡結構(有人將這種看似非常簡樸的裝置誤為「貧窮」)。它也像種子,雨季一到、果陀一臨,無形蓮花(精神性滿足)便隨著舞步的節奏盛開(產生彌補作用)。

< 描繪開始便錯覺 > 
任何物質一旦裝填了人心,便會產生錯覺,而,所有媒體(包括繪畫)都是錯覺體。

曾有媒體報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最近公開一張火星表面熔岩照片,神似大象頭部,可明顯看出大象的頭、眼、鼻子等部位…這張照片是由火星探測軌道器拍攝,地點是火星的埃律西昂平原,是火星上最年輕的火山區之一。對於奇特的「大象熔岩」,科學家表示,這種現象稱為「幻象性錯覺」,也就是人們會以牆壁、天花板上的汙點、雲朵樣貌,找出類似人臉或動物模樣的一種現象。

是:「若思考是呈現在語言裡,那麼,繪畫將呈現在材料或形式裡;繪畫的形式其實就是繪畫的內容,嗎?繪畫是感覺行為的結果。面對物質(物體)也不必迴避描繪的可能隱喻。它,既是現實物體的表面,當然也能描染情感和幻影,包括深刻激進意識形態的社會運動。它的腦神經可能牽扯未來貫穿過去,不僅僅只是勞動結果。當我們騎樓窒礙難行,美學又到底在說些什麼?畫畫,不就是一道生活中非關現實的想像一再追究的精神遺記?」

得:「拆解縫補描繪注模到社會結晶,這些後果會因材料(物質)和眼睛(表皮)問題,難免多少變形、失準,甚至產生嚴重錯覺。我在社會中,是內在過度敏感的人,介於社會眼前邁向未來之間,具一個蛛絲馬跡的指向,沒有幻覺的社會真實材料中,或有社會未來幻覺的媒體中,阻斷或擦撞,使它產生原來直線指向未來的可能,一直線或雙直線以上(曲線)的指向改變。我繪畫作品,在反應這些敏感特質痕跡,主題(命題)即以現實社會的元件為名,沒有任何精神或形上或象徵的指涉,但媒體本質,著實應當幻覺的也不必掩飾,十足與它交合或推擠,然而產生共媾後新的幻覺,自然形成阻斷或擦撞出新的指向。但,我終究在意的,卻是這些繪畫載體被創造出來,具社會性媒體通路的企圖給予阻斷(一種抵抗)、介入和對話、改變等等可能。生命的脆弱、存在的不安,會呈現在精神狀況中...未能完全明瞭,將使畫面產生無關的幻覺。真實與幻覺、物質與精神,也不再清晰可辨。當形式一直一直一直重複時,這形式就會變成一種態度,而我的作品會在不是錯覺中回復成另一種錯覺。我終究發現了,(幾何)符號是人類社會體制在面對錯覺後的一種錯覺反應(表現)...」


日常規格與看

< 裝盒到展覽盒裝 > 
上班的意義就是為了下班;封裝的意義就是為了徹底開裝和盡情遺忘。

周郁齡:「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1928-1999)是一位鉅細靡遺的自我檔案管理者,把歷年電影拍攝過程所有文件材料都悉心分類擺放家中…「封箱」代表一件作品(未)完成,便於為下一部作品展開新的構思…「檔案蒐集」確保詮釋的能力,更為形成家屋不可或缺的要素。家屋的定義可以大到國家,小到個人居所…基於對主體建構合法性的詮釋,每個國家都得處理前朝或自身檔案的問題…檔案的意義只有未來才能得知。文件檔案的意義,介於言說可能的文字,與已經被述說的文體之間。建立檔案的積極意義,是為了將它遺忘,以便心神放在新的作品(事情)上;它提供一個永遠可以回歸的介面,供重新找回,對過往重新挖掘…所以,積累既是負擔也是釋放。此歷史不是線性的,它有2個特徵,1救贖的歷史 2任何時刻都可能是彌賽亞(基督教裡意指受上帝指派來拯救世人的救主)的來臨。

另一個案例是波爾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1944-),其作品內容常圍繞在死亡、歷史、戰爭(尤其二戰納粹屠殺猶太人)。形式方法偏向「記錄」與「陳列」,宗教儀式濃厚。舊照片圖像、小燈、藍光、蠟燭、布料、盒子等,已經成為他個人風格標記。作品有弔詭、神秘質地,常挖出人們早已遺忘的歷史。荒謬譏諷卻極冷靜處理,美學意涵豐富。

記:「封裱透明塑膠,只為了面對社會現實時,預防意外波濺、髒污、磨損...最後,能夠盡情開放。繪畫所牽涉是心性與生活交織?何止看(最輕微的參與)。如果說參與是前衛藝術中最重要的創作元素,那參與又是晉階了沒?參與是程度問題,有些人跟隨,有些人是一起,你呢?」

而:「我夜以繼日就是如是的畫」。其實是指向個人行為動作及精神狀態,而重點不在物質,可是,結果卻為物質。另外,「創作」就像李維史陀的田野調查那樣,展覽即為蒐奇後的系統(系譜)呈現,它必然要與他人互動、談論、說明、解釋、它必然要去「傳遞」。展覽工程與創作工程不同,其關係是個延續,也許都可以統稱創作,只是比較少人要這樣看待,畢竟畫廊會處理(介入)展覽部份;繪畫就是抵抗...抵抗肉體受自然無情的消蝕,意識要抓個痕不可...抵抗腦袋不時鸚鵡學語...最終,鸚鵡哲學的看著肉身趨老;「繪畫當下」即是創作工程,「最終看著」即是展覽工程。」

< 規格只生產規格 >
這個物質世界是由各種載體組成,載體為俱備尺寸(形式)的物質。

羅斯柯(Marcus Rothkowitz1903~1970)表示:「畫大,是因為我要它親密而有人性,那身歷其境,你就在裡面,這由不得你。畫小,等於你把自己關在經驗的外面,觀賞者只能在畫外欣賞。」 關於這,L表示:「羅斯柯那種大,充其量只能以創造者之名虛擬,所得經驗並非自然真實。畫大,表示心態大,也容易矯情虛妄。畫小,反而容易端詳,容易把玩到物質真實。距離所產生的視覺真實,難敵更多的感觀介入和檢視,其虛擬出來的真實,就顯得非常片面或超現實。」

回到載體來談它的各種規格(尺寸)。布匹生產受制於機器的規格,漢代機器的規格為一「幅」約0.64m,是肩膀寬度稍寬,縫製衣袖只需「拼幅」就行。榻榻米規格是0.9x1.8m,長度與人稍高,寬度與人左右半翻相近,和室面積即是一塊榻榻米的倍數。貨櫃基本款是20呎和40呎(長),但它各自的寬高(內)都2.352x2.385m,寬是肩膀寬度的4倍,搬扛貨品剛好方便一個迴圈進出,外部寬高稍大,也是馬路允許流動的車輛寬度。給人搬運的常用紙箱尺寸,通常長寬高都在60x45x45cm以內,其長度剛好是手肩自然負荷的尺寸,提搬的時候,其高度不遮住行走視線,其寬度不至於重心不穩,所以這種尺寸紙箱,已經變成人們經常性使用的「載體」。

當然載體規格也受制於材料生產的規格,材料規格當然又受制於生產機器所能承載(另一界的載體)的規格,這個機器規格又受制於製造這機器的材料規格...不同界的載體存在目標不同,使用範疇也不同,生存運動的模式卻是相同,等於在說,在不同的世界裡,可以觀看到相同的生存(生產)模式。像從望遠鏡裡看到行星繞著恆星跑,任誰也都會聯想到在顯微鏡底下,那些電子繞著原子核在跑的模樣(式)。

根據维基百科所寫:「ISO 216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所定義的紙張尺寸國際標準,為今日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所使用。它定義了A、B、C三個系列的紙張尺寸,知名的A4紙張大小即為此標準所發展出來...」 紙張,對塗寫者來說,便是塗寫者意識的載體。當紙張尺寸都有了國際標準規格,一切觀點和表達形式都變成「有了共同(國際)基礎」;連帶每個人的生活細節也就可以「標準(國際)化」了,包括一個人日常要搔癢的部位和時刻,都得以在國際標準之下得到合理(合法)控制。標準規格之外即可視為無用或待棄的紙,加上使用過後,不要的標準規格的紙張,都可統稱為紙屑。紙屑引不起人們的神聖感覺,不另人擔心它的存在或是消失,礙事的話,就把它丟掉、撕掉,一點也不會令人心疼;真這樣子做了,還會感覺到有一股理直氣壯的優雅和帶點進步的雀躍。就像文林苑都更大案下的士林王家,馬上就變成法理下的一塊紙屑,儘管它只算是個人生活風格表現的頭皮屑片,卻還保有社會道德的牽連。

< 吃肉不一定得肉 >
牛肉與芭樂,分子結構是一連串的連續運動狀態,隨時在重排序列或交換。與溫度有關。

聽說神話比經過考驗的科學理論,更讓人感到信任,也讓人更容易理解和傳頌。在台灣,人人都是財神爺比人人都是哲學家或藝術家,是更讓人開心和歡迎,也讓人更容易理解和願意相信。所以,台灣人一直很相信,只要勤奮努力,就可以賺大錢和榮華富貴。所以,生命的定義,便和賺錢形成不可分割的因果關係,也成為生命的最重要目標。所以,沒有錢就表示沒有人生,搞到最後,變成生命的前提,一定要有錢才有意義。

我們相信人要純潔,可是,過與不及都一無是處;人不懂組織(包括成本概念)自己,就不可能獨立出來。經常有人問不為賺錢幹嘛開店,更多不熟識的人一定稱你「老闆」,也幾個人會說你原來是個商人和生意人,因為你開一家「店」。若依真實狀況來說,可能更多開醫院、開學校的人、更多學者和教授、鎮日專包公家及各大補助案件者,不是更像「商人」?其實,一個商人都可能比一個自稱搞運動或公民記者或公務員,來得都還要純潔;不偷不搶,那不也都只是工作項目不同而已?語言自有觀念,常識自有邏輯,一般通俗也自有體系,說到這裡,想了想,人人都是哲學家或藝術家,也沒有什麼不對。

很多人都認為,要有錢才可能有真正的享受;開了豆皮(文藝咖啡館),才嚴重感受到人們對吃的急切性大於慢慢享受。吃飯只為了填飽肚子,就如性愛只為生育,可能太過「極簡」。吃飯是個矯情時刻,要給它放慢動作,讓廚房有足夠時間好好做出令人心動的食物,也讓自己用餐,進化成感恩與洗禮的儀式,讓心情遁入象徵(各種愉悅的比擬和想像)就能超越飢餓,使精神飽滿而肚子不致野蠻仇恨。肥胖與用餐速度有關(快速料理加快速下肚,即使不吃肉也容易肥胖),也與環境設計有關(都為車子開路、刺激消費為主,人在城市中窒礙難行,還有什麼讓人想動)。

也許,肉進口或進口肉是個滿不錯的展覽主題,它有兩個層次可談,1進入嘴巴的肉,2進入海關的肉。這時候的人體和國家有相同處境或得有相同防禦機制。這在我一家小咖啡館裡展覽繪畫,似乎依稀有微妙的關聯;國家政策和一家小咖啡館裡的「菜單氛圍」是如何息息相關!?不僅如此,關注社會和呈現藝術是如出一轍,藝術的理解透過事件新聞更加神會,而,判斷社會亦能透過閱讀展覽,想必更得以嗅出是非對錯和箇中趣味。當然,藝術展覽不必要具備這種教化功能,這些終究只是我繪畫美學裡的一系連結而已。也許,展題命為「吃素與進口肉」更好!?

L對2012年的繪畫,有如下記述:「當我將它們塗上我的印記,似乎會使它們升華;向著非物質性意義流動,使它們裝備了靈魂,從此以後,人們再談論它,已經不是使用問題,而是思考,透露物件看見精神層次。不管小DM,或不經意結成塊的漆,或沒用的電線,或任何在生活中我所遇見的...有時,處理這些東西很需要直覺的方式,似乎也呈現了我是在什麼狀況下想它、看它、感覺它,也剛好視工作室的工具、顏料有哪些,還有它的狀況如何,才決定要保留它的部分,或全塗或幾筆;全塗時,它的形狀就很重要,幾筆時,可能表示了它(載體)有許多可以思想的線索。最後,完成總止於眼前一種莫名意外亢奮的出現,儘管動手前,已經多回想像它的結果如何。這樣去製造下一刻的神奇,在雜惰的生活中,無非是一種提神作用,而它不只是繪畫。它猶如搔癢,是一種感覺正在塗抹中,當下的它用不到思維。思維!?要搔過才有。 (圖.文/Leoliu) 

~

< L作品時間 >

「最早的一張畫」1973
「生命與幾何」1981
「原K'」1985~1996
「繪畫秀」1991.01~06
「活著幹嘛」1994
「煉精術」1995.01~07
「自由業務」1996~2003
「缺牙鋼琴」1998~2003
「豆皮文藝咖啡館」1999~
「狂喜日」2001、2005、2006
「勞動藝術」2002~2004
「井底計畫」2007
「行走的學校」2007~2009
「擴充運動」2008~2011
「抵抗就是美」2011


以上文字轉貼自 http://blog.xuite.net/dogpig.art/xox333/62903588 豆皮文藝咖啡館

whotoget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像在工作室或別的房間,找出喜歡的作品,

找出適合的位置,輕輕放上。

這過程,大家都一直在聊天、喝茶、吃甜點,

根本是在高雄工作室時那樣,然後像是突然想到什麼,

喝口茶,就把作品放到它的位。

 

從頭到尾,都不覺得自己在佈展。

所以,我也不希望大家是在看展,要像在自己房間,

穿著小短褲隨興抽本漫畫那樣,

在胡同這空間喝茶、聊天、吹風。

 

 

------------------------寫自2012.07.31把作品放到它們的位置之後

 

展覽照片    

 

這次帶作品來的人,是我的好朋友。

他寫字很好看、很知道怎麼跟植物相處(不是細細呵護的那種)、

做了很多不同的包包(因為沒辦法做一樣的)、

有時候也做布偶、也捏陶,

最近還有做窗簾。

 

一開始認識他,是從他的畫,線條裡透露著這個人簡單又不簡單。

他和我一樣喜歡農作物、喜歡泡茶和喝茶、食量很大卻也可以整天忘了吃東西,

我很喜歡看他畫的畫,畫裡有他的溫柔,對待事物的溫柔。

這次的畫大部份都是植物,

我們都相信植物的生命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

安安靜靜的、自顧自地生長著,

不靜下心就什麼也察覺不了。

我們都覺得能夠跟植物心靈相通的人,

一定也能看透人的內心。

他說他一定要心情好或氣息穩定的時候才做東西,

不行就放下來,去散步。

因為這樣做出來的東西才能讓用的人擁有力量。

我很喜歡他這麼說呢!

 

八月來胡同,

看看他捏的陶偶、畫的畫、做的窗簾、說的故事,

感受這個人不太一樣的生命。

IMG_6701  

whotoget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巫小剛  



關於,小剛

 

全名巫戎剛,197710月生。

業餘攝影愛好者

台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

人生第一個三十年,

在繁華台北忙碌地追求許多。

第二個三十年開始,

旅行到了台東鄉村,

重新學習對待生活與付出。

靜靜地用攝影寫下生活,

紀錄了樸實簡單的當下。

持續累積影像分享故事。

現於台東縣溫泉村知本林道口,

經營一棟40多歲老平房民宿。

 

Facebook:巫小剛

 

 

關於,影像

 

於胡同飲集聚場分享的作品,

皆在台東生活中所拍攝。

由衷地感謝胡同咖啡的邀展與許多協助。

 

於台東簡單生活及民宿、助理等工作,

走訪了許多鄉間小路,遇見單純的美好。

學習溫和謙卑的心境,將生活記錄下來。

 

站在離妳最近的地方,

 

whotoget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徐睿志

水印木刻版畫

展期:6/6~7/2

 

水蛭  

262004_1842808231933_60036_n268952_1832549255465_4916737_n  268201_1842810111980_999489_n    

268886_1842810671994_7756406_n  

 

261871_1842811472014_3711491_n

 

 

whotoget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小優在胡同  ˋ

這是小優第一次來胡同,

是胡同自己展自己的去年八月,

榻榻米鋪在地板、椅子變成桌子、在位置旁邊有小森林,

那也是我們第一次見面,

對她的印象是說中文的腔調怪怪的可愛女生。

 

 

 

 

四月是春天快要變成夏天的時候

窗戶吹進來涼涼的風快要抵擋不住太陽的熱情。

安靜的看著小優的畫的時候,

心裡也會吹起一陣涼風,

然後就揚起嘴角了: )

小優  

佈展的那天,我們玩了一整天。

從大木箱裡翻出所有的作品,

她帶來的東西,看起來像在搬家,

有她喜歡聽的CD、她捏的陶作器皿、她畫的各式各樣的畫,

還有房間的窗簾布、平常用的底片相機、可愛的小湯匙......。

小優  

好多東西呀!

我有一天看到她寫著

「我總是不知道能給別人什麼,所以我一直選擇能給別人什麼我就給什麼」

看見這些東西的當下,

心裡覺得很開心,

覺得他們可以在胡同住下來一個月,

能看見的人好幸福。

 

來看看她的畫、她捏的陶、她拍的照片...,

然後你就會很喜歡這個人。

小優  

對了,她還會唱歌,

5/4(五)那天,她和伊恩森約好了一起唱歌給你們聽。

 

whotoget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許芸姍-緣聚      

 

創作是什麼?創作是人生修行的方式之一。 


創作不僅限於拿著畫筆的人。拿著鍋鏟仔細調味的廚師,沖泡香味逼人的咖啡師,

努力做出流暢有新意的簡報的業務員…誰不都是在創作呢?

作品呈現方式的不同而已罷。 每個人的機緣不同,而我得到的是使用畫筆去創作的機會。 


這次的展覽主題為“緣聚”。 

簡單的說,即是世間一切皆是相互依靠,相輔相成的。 

一個結果來自無數個不同的因,這些因來自內外,大多難以一一追究。 

所以要得出一個果是很不容易的,不管是好果或是壞果。 

做畫時,我專注在形狀以及顏色上, 

反覆思考下一筆的落腳處,直到完成為止。 

從前我認為藝術創作是在表達自我,

但是現在,我想這是貢獻自我的一種方法,認真生活的一種態度。

因為這些作品會鼓勵某些人,會感動某些人,會與某些人交談,會讓某些人思考。 

而這些互動,是重要的。

這是一種心靈的力量,而我們真的需要。 

 

緣聚則生,緣散則滅。 

謝謝成就我的一切。

父母,親人,朋友 ,敵人,空氣,雨滴,農民 ,地球…。一切的一切。

創作雖從我出,但是非我一個人所能成就。

獻給你們,獻給一切。

 

展出期間:101年3月7日~101年4月2日

展出地點:胡同飲集聚場

開放時間:營業時間13:00~22:00


許芸姍

經歷

2006 ~現在 專職藝術家

2002 ~ 06 旅行,工作,生活與創作於東京,台北,墨爾本

2000 ~ 02 美國紐約州 羅徹斯特理工大學 藝術碩士

1995 ~ 99 台灣私立銘傳大學 商業設計學士

展覽

2012   胡同飲集聚場,台中台灣

2009   可可人文咖啡,台北台灣

2008   墨爾本,澳洲

2006   桃園縣婦女館, 台灣

2002   貝芙耶畫廊,羅徹斯特,紐約

2002   壹畫廊,羅徹斯特,紐約

2001   哈奈特畫廊,羅徹斯特,紐約

 

HSU, YUN-SHAN

 Education 

2006 ~ now    Professional Artist 

2002 ~ 06     Travel, Work, and Study and Living in Tokyo, Taipei, and Melbourne

2000 ~ 02     MFA,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SA.

1995 ~ 99     BA, Graphic design, Ming-Chuan University, Taiwan.

 

Exhibition

2012    WHOTOGETHER,Taichung,Taiwan

2009    AKUMA CACA, Taipei, Taiwan 

2008    Malvern Town Hall & Prahran Town Hall, Melbourne, Australia 

2006    Taoyuan Women Center, TAIWAN

2002    Bevier Gallery,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IT,NY, USA  

2002    Gallery One, Wallace Library,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IT, NY, USA

2001    Hartnett Gallery,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U of R , NY, USA

 

 


許芸姍展覽照片


或許我是你在出遊日偶遇的一幅畫作。

是你失意時印入眼底的一首詩。

是你高聲歡唱時的一個音符。

是你獨自旅行時的寂靜片刻。

whotoget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進廟宇

我就能在時空中自在的遊走

光緒 嘉慶 同治 大正 民國 西元 

彼此的距離彷若一個轉身

 

面對著每一處斑駁的角落

我試著用手上的畫筆

與之對話

 

石獅子那銳利的犬齒

是如何被調皮的孩童給磨平?

莫名的夜晚 飛簷上瓦片的雨滴

說了些什麼?

而翻騰於屋脊的青龍

和唧唧喳喳的小麻雀開心的嬉戲

是否早已忘了時間?

‧‧‧‧‧‧

 

聽著導覽員認真地訴說著歷史

看著阿嬷虔誠地點上一炷清香

這才恍然

歷史並不遙遠

歷史正是當下的累積

 

就在你讀完的下一秒



   

 101年1月展  





他是一個誠懇的大男孩,

問他為什麼喜歡畫廟?

他說他喜歡老建築,

廟宇是很美的地方,

他希望更多人看到。


在這裡面,

流動著情感、信仰、心裡的期盼,

數十年至百年的歷史痕跡,

用斑駁的梁柱說著超過一世紀的故事,

晴天、雨天、清晨、傍晚......,

他以數個月的觀察、相處,

描繪出他心裡的美好。






展出期間:101年2月5日~101年3月5日


展出地點:胡同飲集聚場 


開放時間:營業時間13:00~22:00


whotoget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月1日(二) - 11月30日(三)

單車奇幻之旅300.jpg  

《單車異想世界》

 想像透過紙筆遊走世界,想去哪就去哪?

 不能旅行的日子但可以畫畫。

 

離開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後,

開始喜歡上單車旅行,從台灣越騎越遠,

究竟單車旅行有甚麼樣的魔力讓我一次又一次的出走?

whotoget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月1日(六) - 10月31日(一)
 

6171942053_48f34a018e_b.jpg


「月光奏鳴曲」一展的作品,都標記上如幻想曲一般的符號,

是一批在情緒谷底時完成的創作。


「每當夜幕垂降,許多負面情緒升起,陌生的色彩是我心中的第一個樂聲,

 筆觸和線條鋪陳在後,很像一種純然宣洩的無思狀態,

 只是恣意地讓情緒在畫面上奔走,沒有設想和草圖,也沒有確定的主題。

 時快時慢的畫筆,逬出張力,直到精疲力竭地入睡。

 然後在隔天一早,我會迫不及待地翻身起來觀看昨晚的心靈樂章。

 就這樣,夜復一夜。」


whotoget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月1日(四) - 9月30日(五)

DSC03765.jpg  

我自己因為工作關係有將近13年繞著地球團團轉

去過了許許多多的國家,

也曾深入的浸漬於歐洲與北美的人文風土。

 

談到「不丹」這個國家,

大部分的人知道她被稱為「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家」,

或者是,梁朝偉與劉嘉玲結婚的地方….

然後….帶點神祕與未知的國度

whotoget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 234